橡胶混炼工艺对胶料加工和制品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如果混炼效果不佳,会导致配合剂分散不均匀、胶料可塑性异常(过高或过低)、焦烧或喷霜等问题,进而影响后续的压延、压出、滤胶和硫化等工序的正常进行,最终导致制品物理机械性能不稳定或降低。
一、混炼的基本原理
(一)定义与作用
混炼是指在炼胶设备上将各类配合剂均匀混合到具有一定塑性的生胶、塑炼胶或再生胶中的加工过程。简言之,就是将各种配合剂与橡胶在炼胶机上混合制成混炼胶的工艺。
二、混炼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生产流程
完整的橡胶混炼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炼→冷却→静置→最终混炼胶。
(二)工艺技术要求
1. 确保配合剂分散均匀,防止团聚;
2. 促进补强剂与橡胶分子结合,形成结合橡胶,提升补强效果;
3. 调控胶料可塑性以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4.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混炼时间,降低能耗,避免过度混炼。
三、混炼前的准备工作
(一)原料质量检测
生产使用的生胶和配合剂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由于原料在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变化,且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测。
(二)配合剂预处理
包括:固体物料的粉碎、干燥和筛分;低熔点固体的熔融过滤;液体材料的脱水提纯。
(三)预混料制备
1. 油膏制备:提高配合剂分散性,减少粉尘污染;
2. 母炼胶制备:对于难分散、混炼热大的配合剂,可预先制成母炼胶,如促进剂母胶、炭黑母胶等。
(四)精确配料
必须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量和配制各种原材料,确保无遗漏、无差错。